清政府实施新政 关于清末新政的概念及其时间界定,过去仅仅限指19011905年,清政府为挽救衰亡,应付各派政治力量的需要而实行的改革,随着研究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把清末新政的下限延到1911年。我们这里把清政府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改革,都称为清末新政
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(清政府召回留美幼童的原因)
1881年6月8日,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。
点击查看:历史上的今天6月8日
随着近代洋务运动的开展,中国急需科技和军事人才。经过中国第一个赴美留学毕业生容闳的努力,清政府在1872年秋至1875年先后派遣四批学生赴美留学。可是这一开创性的进步事业,处处受到封建顽固派的攻击与破坏。
守旧顽固的留学生监督陈兰彬把留美学生的“西化”视为背叛封建祖训,接连奏报清廷,告发副监督容闳将留学生“引入歧途”,诬蔑留学生在美国放荡不轨。清廷竟偏听谗言,将陈调为驻美公使,容闳为副使,不让容闳管理留学生工作,新派陈兰彬推荐的翰林吴嘉善继任留学生监督。
吴对洋务事业向持反对态度,将留学外洋“素目为离经叛道之举”。他一到美国,将所有留学生叫到华盛顿,大加训斥。他认为“各生适异忘本,目无师长,固论其学难期成材,即成亦不能为中国用。”
随后鼓动陈兰彬,连连上奏朝廷,要求从速撤回留美学生。李鸿章主张分别情况,撤一半留一半,已学有所长的先行撤回,而陈兰彬坚持全撤。
6月8日总理衙门下令,将留美学生全部撤回。消息传出,遭到容闳和留学生的大力反对。
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将军、大文豪马克·吐温等联名致函清政府,希望收回成命。但清政府相信陈、吴二人的胡言,将留美学生分三批撤回,致使这一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业半途而废。


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,交战的地点就是在福建附近的马江,也称作马尾,交战的双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和法国舰队,交战的结果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,马江海战后清政府被迫对法国宣战。 马江海战 1884年7月14日,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,受到
- 中国留美学生被捕 重口味恋童癖惊呆网友
- 宋景诗起义的意义:沉重打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
- 买官收据:清政府卖官还有收据?
- 清政府四次割土求安:割让那些土地现归属何方?
- 大连地标失火留黑色伤疤(政府批有家难归住户三个月房屋安置金)
- 安倍政府亲华吗(2006年安倍晋三郎访华)
- 驻日美军擅排污水日本政府抗议(福岛核污水祸害全世界怎么说)
- 伊朗新政府开局凶险(伊朗称拜登对伊朗非法威胁)
- 塔利班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和独立(阿富汗新政府终获国家独立)
- 清政府就英印军队进犯西藏照会英国(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)
- 美国诱迫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(清政府和法国签订的中法新约)
-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(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是什么条约)